近日,廈門精圖基于在地名信息化領域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和強大技術實力,成功中標民政部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服務與更新項目,將依托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完成地名信息采集、界線界樁信息采集與處理、更新信息審核檢查、更新信息入庫、形成年版數據、年版數據公布共享和國家地名信息庫數據日常運維等7部分內容建設。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全面、客觀、系統地反映了我國地名情況,是全社會共同的寶貴財富。做好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服務與更新項目建設,構建地名信息更新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地名信息成果服務與更新工作,確保國家地名信息庫的現勢性和準確性,對實現地名信息資源共享共用,最大限度發揮和提高普查成果的社會效益,更好地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及國防建設服務具有重大意義。 本項目將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探索開放式數據更新模式,建立更新維護長效機制,實現地名信息的長期、持續更新;推動應用電子地圖、遙感影像、三維仿真等技術手段,拓展利用云平臺、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方式,通過國家地名信息庫社會服務平臺,為社會提供高效、優質、便捷的信息服務;鼓勵社會力量開發面向行業的應用服務產品,創新地名信息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加強地名信息整合匯聚和開放共享,打通數據孤島,促進信息資源融合創新,強化地名大數據挖掘分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同時,在民政大數據資源體系框架下,實現地名與基層其他民政業務之間數據共享,推動與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等其他政府部門的數據共享,完善與社會之間的數據共享,充分發揮地名信息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扎根地名事業,服務現代生活。廈門精圖將繼續為地名更新常態化、政務管理規范化、社會服務多樣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